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3-06-06 10:26:57 来源: 发布者: 浏览1440 次
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又被叫做生命的接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仁爱之士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爱与生命延续下去。两者都让生命在奉献中得以永续,但又有所不同。
一、定义
遗体捐献:指居民生前自愿表示在去世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意愿的居民去世后,由其近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事业的行为。
器官捐献:指生前或死后将器官捐献,以供临床救治病人,如角膜移植使病人复明,肾移植挽救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皮肤用来抢救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等。因用于病人的救治,故有较强的选择性。
二、用途
遗体捐献的遗体用于医学教学、医学科研、临床解剖和角膜移植。
器官捐献的器官:临床移植,挽救他人生命。
三、时间要求
遗体捐献可以在捐献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实施,时间上越短越好,在遗体冷冻情况下时间可延长。
器官捐献在时间要求上更加严格,应当在捐献者死亡后立即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器官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移植效果。
四、捐献方式
遗体捐献:居民自愿捐献遗体(角膜),由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明到就近的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手续,若委托他人办理,则需携带委托书和双方有效身份证明,遗体接收站负责接收登记,并开具遗体捐献接收证明和遗体捐献证书。
器官捐献:
1、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www.codac.org.cn)或微信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线上登记。
2、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授权其他信息平台报名登记器官捐献意愿。
3、到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填写并递交《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登记完成,将获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实体或电子登记卡。
下一篇: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常见问题
